两种基本的责任驱动力决定论
转载请注明中国责任动力管理学院出处
责任动力学基本理论简介(《责任动力学(4R4P)》必修课)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责任动力学认为,责任本质上是人的一切社会行动在社会关系中的评价总和。通俗理解就是,只要你做的事情和社会中任何组织、个人相关就是责任的范畴。
责任矩阵理论原理图:
社会关系是责任约束力的通俗表达语言方式,是责任的静态力学场,简称为责任(社会)静力系统,责任约束力可以分为显性与隐性特征。
显性约束力表示社会、组织或个人之间的正式、书面、具有强制处罚的契约关系。比如,各种法律、法规和制度等。
隐性约束力表示社会、组织或个人之间的非正式、口头、不具有强制处罚的契约关系。比如,文化、道德、价值观、习俗等。
社会行动是责任驱动力的通俗表达语言方式,是责任的动态力学场,简称为责任动力系统。社会行动可以分成外驱动与内驱动特征。
外驱动表示责任客体对象对责任主体对象的驱动。比如,彼此的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制度、文化习俗等管理外在属性。
内驱动表示责任主体对责任客体的驱动。比如,个人的成就欲望、动机等内在属性。
这两种力量的交互关系的组合就建构成责任的内核,形成了四种责任象限。四种责任象限分别为角色责任R1、能力责任R2、义务责任R3和原因责任R4。人类的一切责任都是表现在这四种责任之内。责任动力学把四种责任简称为理性责任,区别于传统的责任的概念,是一种全新的责任理论与概念的新范式。
人类的责任关系的建立是基于责任主体与责任客体的两种对象之上,没有责任对象就没有责任关系。
责任的静力系统对大部分读者来说是相对容易理解,但责任的动力系统对很多读者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下文将重点围绕责任动力系统来解释责任的驱动力决定论。人类所有责任关系的驱动必须符合以下两个原则:
1,外驱动力决定论
2,内驱动力决定论
一,外驱动力决定论
外驱动力理解:以责任客体诉求(有强制,也有自愿自发)为导向,只要责任主体与责任客体形成了责任关系,责任主体按照责任客体的诉求履行后,那么其责任结果就是一致性,无差异的。
通俗理解:
1,员工考勤,员工满足公司诉求,强制关系,具有角色特定性,只要履行,其结果都是一致的,符合公司制度管理诉求。可以理解为角色责任,必须做的。
角色责任R1卡通形象图:
2,小李扶起路上老太太,老太太对小李的诉求,没有强制性,只要大家做,没有角色特定性,不论是小李,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其结果都是一致的,符合社会(道德文化)诉求。可以理解为义务责任,应该做的。“义务”一词在这表示“自愿、自发、没有报酬的”意思。比如,义务鲜血、义务劳动、义务捐款、义务诊断,毫无疑问这些行为都是责任的范畴,因此把后面的名称后缀换成责任,就统称为义务责任。所以说,义务责任可以理解“应该做”,但应该做就表示了没有强制性,需要看责任主(客)体的实际情况,责任主体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不需要强制处罚。
义务责任R3卡通形象图:
义务责任与角色责任差异比较:
义务责任和角色责任相比,首先是没有严格的角色限定性,其次才是没有正式的强制处罚性。
义务责任与角色责任管理现象:
义务责任与角色责任管理是人类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管理组合,两者的边界与交互的关系形成了责任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并且也是人类责任情商在人类在社会活动与社会交往中最能显现的载体。
二,内驱动力决定论
内驱动力理解:以责任主体为导向,责任客体对象对责任主体对象的诉求会因责任主体内因的不同而不同,但责任主体履行的责任结果的差异性同样符合责任客体的诉求。
通俗理解:
1,个人的业绩,结果满足公司诉求,责任客体允许责任主体存在结果差异性关系,符合公司制度等级化、程度化管理范围。因此,可以理解为能力责任,努力做的。如,小李、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是某公司销售人员,他们的月度销售业绩分别为120万,150万,135万,180万,都符合公司的要求。因各个人的能力或其他因素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果,能力责任可因个人的差异而存在结果差异。
能力责任R2卡通形象图:
2,因公司发展需要,开发了一款高档新产品,大部分人都卖不动,公司也无力促销和加大提成,更没有办法强制要求大家卖,否则大家都跳槽了。公司领导开会问新产品滞销的原因,大家都有不同的原因,比如,价格高、没广告、没促销、外观不好看,只有小王一个人没有说话,而且小王卖的最好。公司老板什么也没说,但他心理明白,这批队伍中只有小王才是公司未来培养的对象。
这其实就是原因责任,你可以选择为公司发展的原因,也可以选择为自己开脱的原因。责任客体无法对责任主体进行强制要求。因此说,原因责任可以理解“选择做”,如何选择?需要看责任主体对责任客体的主观或客观的判断。
原因责任R4卡通图形象:
原因责任是责任主体思想理念里面的内在的责任意识,具有前摄性,差异化自由选择性,责任客体根本无法控制的责任范畴。原因责任也是组织责任管理中最高境界、最复杂的责任范畴。
原因责任与能力责任差异比较:
原因责任和能力责任相比,首先也是没有严格的角色限定性,其次才是没有正式的强制激励性。
原因责任与能力责任管理现象:
原因责任与能力责任管理是社会组织与成员个人的利益结合体关系,两者存在于不同的思想理念与行动结果的关系。
好的原因责任不代表有好的能力责任,好的能力责任不代表就有好的原因责任;同理,不好的原因责任不代表就没有好的能力责任,不好的能力责任不代表就没有好的原因责任。这取决于责任客体与责任主体的利益结合体的紧密程度。
责任动力学囊括了人类管理学的全部内容。因为责任本质上是人类的一切社会行动在社会关系中的评价总和!核心功能体现在企业培训,企业管理咨询(责任驱动模式RDS),青少年责任情商训练教育,4R4P营销学,4R4P生产管理,4R4P人力资源(各领域4R岗位职责梳理、薪酬、绩效、雷达胜任力模型、企业文化建设),责任性格学说,4R4P心理学等广泛领域!